找到相关内容68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圣凯法师:略述中国佛教禅净双修思想的发展

    ldquo;有禅无净土,十人九蹉路,阴境若现前,瞥尔随他去。”这就是说参禅即使彻悟,烦恼尚未断除,若不修净土,十人中有九人要于中阴境迷惑,随所现烦恼而受生于六道中。只有“有禅有净土&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4341702.html
  • 四料简说

    我的功德!赶紧出去行脚了。你看有禅无净土,十个人有九个要走错,阴境一现前,你就被业力牵着走,重堕轮回了。   第三句:无禅有净土,万修万人去,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许多人把它误解为是“无禅修净土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2068043.html
  • 投生中阴往生极乐殊胜开示—明珠多杰仁波切

    我们有缘的亲朋眷属若恰好往生,而正处于中阴当中,则我们也可以从极乐净土到他们的中阴境中,接引他们到极乐净土。未来当贤劫第五佛的弥勒佛出世时,我们也可以从极乐净土到这个世间来向弥勒佛求法。这时我们在极乐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73379683.html
  • 从来生、前世、今生谈佛法

       《西藏度亡经》中记载处于中阴境中的神识具有着若干有漏的超常感受能力,系指此种超于常人的感觉能力,译为「神通」或「通力」,常述者有六种,谓之「六通」:    ㈠天眼智证通,为超常的视觉能力;㈡...而言,此类的超常感觉能力,颇为有限(或有漏),且只有在死后的中阴境中才能起作用;但对佛陀或修行有成的瑜伽行者而言,则是一种永恒而又无限(或无漏)的能力,在任何一种心识境界中皆可发生作用。    把死者...

    喻冀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1941739.html
  • 中华禅风的演变

    而且也风暴了正法眼藏的慧命,影响后世禅者极大;毫无疑问的,使净土宗空前的兴盛。现今,除了曹洞宗在日本,临济宗在中国,其他的都没有了。   何谓阴境?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阴所形成的境界,一旦现前就... 阴境忽现前……有什么阴境?若是看得澈,行得澈,不必担心随他去,往哪里去?谁去?若是彻底断除我、法二执的人,烦恼即菩提,那些多余的顾虑和问题,根本都不存在。   念佛的确...

    耕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0542888.html
  • 天台佛学入世精神

    入、界境”可以进一步归结为“五阴境”。“五阴”从性质上又可以分为“名”与“色”两种:“名”指一切精神现象,包括“受”、“想”、“行”、“识”之“四阴”;“色”指一切物质现象,即“五阴”中的“色阴”。...阴,但观识阴。识阴者,心是也。”35  这样,智顗就把“观诸法”经由“观阴、入、界境”、“观五阴境”、“观名、色”,一步步地归结到“观识阴”亦即“观心”上来,最终把“观心”视为正修止观的根本。  从...

    张风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3546625.html
  • 禅话

    阴境包括至广,所有八识田中,自无始来一切种子,如吾人生平习染嗜好,都可能映现。若现杀盗淫的阴境,亦随他去,则岂不堕落三涂?所以,随他去後之情状,真是沭目惊心,不堪设想!习禅而堕三涂,当非行者始料素愿所及...

    方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4763883.html
  • 生圆次第(2)

    火的退散,体温渐渐下降;最后是气退散,呼吸停止。  死亡之后,就进人中阴境,最上的中阴境,有光、燃、持三种景象。在最后呼吸刚停不久之时,神识尚未出离身体之际,会产生认知的各觉知,其觉于外,有如月一般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0167764.html
  • 天台佛学的入世精神

    可以进一步归结为“五阴境”。“五阴”从性质上又可以分为“名”与“色”两种:“名”指一切精神现象,包括“受”、“想”、“行”、“识”之“四阴”;“色”指一切物质现象,即“五阴”中的“色阴”。可见,“名”...。识阴者,心是也。(《摩诃止观》卷五上,《大正藏》卷46,第52页上、中)  这样,智顗就把“观诸法”经由“观阴、入、界境”、“观五阴境”、“观名、色”,一步步地归结到“观识阴”亦即“观心”上来,最终...

    张风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169062.html
  • 禅是生活的宗教——耕云先生在中国佛学院的讲演

    明白。并且只要你真修行,就能得到真受用。   第二句话是:念念自知。自己想什么都不知道,那就很可悲,那是无明,就会堕于阴境,堕于想阴。五阴当中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)想阴最麻烦。我讲安祥之美,举了好几...以后,面不华色。我们本来很潇洒,很英俊,想多了,面呈菜色。想阴会使我们堕于阴境,使我们生命光彩褪色。我们应该整天想着喜悦,我们讲喜悦是生命的阳光,就好像一个花园,上面是蓝天、白云,阳光普照。而安祥是幸福...

    何明乾 吴明纯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4073456.html